您当前的位置:闽越文化创意园 >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新店,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理学名邦”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之北大门。其历史悠远,文脉流长,环境优美。既有闽越古城旧址(2000年前福州古城“冶城”遗址)、古驿道遗址、摩崖石刻、闽王王审知陵墓、千年古刹升山寺、崇福寺等著名历史古迹,又有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腰鼓民间艺术之乡”的民间文艺队伍,还有被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赞赏的“闽越有长才,秀才通文书,与上国齿”闽越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现代艺术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织,将这座优美的小镇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大量的外来人口的进入,这些悠久的历史古迹和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仿佛在这个小镇的记忆里慢慢消失。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传统艺术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我们的这些新旧新店人在这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慢慢迷失了方向。

     东冶四方街就是这样一个舞台,通过现代与传统的交织,让我们的新旧新店人在喧嚣的都市生活背后,追寻历史踪迹,弘扬民族艺术,继承优良传统。漫步在这个舞台,仿佛穿越在时空之中,让我们的新店人在感受到传统与艺术的同时,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精神产品。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闽越文化中心的建立必将我们新店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社会综合效益,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打造新的增长极,助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新店人提供一种凝聚力,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新店经济服务,晋安经济服务,海西经济服务。

    本项目选址位于福州市新店镇政府行政区的中心地带,北临南平东路、西面为磐石路、南面为亿力秀山和秀峰路,东面为人文底蕴浓厚的建发领地,与历史悠久的琴亭湖(前身为福州东湖,源于公元282年的晋代)遥相呼应,闽越文化中心的建立势必成为琴亭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占地7600平方米,合约11.4亩,共有建筑四栋,建筑面积11120平方米,闽越文化长廊100米,民俗文化街1410平方米,闽越古城遗址复原占地400平方米。

总体规划

设计理念

    1.总体布局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力求通过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打造一个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创造简洁、人文、温馨的文化中心。

    2.充分利用沿河景观,将沿河景观同区内中央绿地有机溶合,并为城市设计最佳的建筑界面,形成通透亮丽、高低错落有致。

    3.设计充分考虑实施的经济性和建设效率,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寻求经济合理的建设模式。

    4.人车分流,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和步行系统的利用率。

具体规划

    1. 磐石路沿河修建100米文化长廊,展现从闽越古城来2000多年的时间里新店的优秀文化、民间艺术,著名历史古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现代的福州人充分了解新店的历史,让我们的新店人在享受现代化的同时能更好的传承历史,继续发扬我们古代新店人的优秀传统,再续辉煌。

    2. 沿磐石路和南平东路沿街1410平方米的店面,将打造成民俗民风文化街,展现传统民间艺术、民间工艺、传统名小吃和休闲酒吧等。

    3. 南平东路大门右侧将规划为占地400平米的闽越古城遗址展示中心,再现闽越古城风貌,重铸闽越辉煌。

    4. 1号楼2层共计1050平方米将建成经典咖啡坊,为市民提供休闲、洽谈的便利场所。

    5. 2号楼2层共计1050平方米,其中一楼讲建成茗茶会所,二楼将建成国学堂,汇聚艺术名家,展现艺术精品,传承艺术文化。

    6. 3号楼2层共计1320平方米将建成民间艺术表演中心,将不定期邀请知名民间艺人为广大市民表演闽剧、评话、畲族民俗等传统文化,同时组织民间腰鼓队定期举行各种比赛,丰富群众生活,传承民间文化。

    7. 4号楼2层共计7700平方米,其中一层3850平方米将打造成福州北大门最大的民间艺术交易中心,在这里我们将向世人展示福州传统的民间艺术,包括寿山石雕、木雕、根雕、软木画、胎漆器、牛角梳、纸伞等传统民间艺术,二楼我们将为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提供专业的工作室,让他们在这里更好的传承民间传统艺术,创造更好的艺术作品。

    8. 同时,园区还将配套各种风格的文化主题花园。为市民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能更好的休闲娱乐。

交通组织

     园区主入口设置于基地西北侧;靠近南平东路,方便人车流进出园区,并保持基地西北侧及西南侧沿河的连续完整性。